漳州市副市长郑立敏为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进行碳中和授牌,发放漳州市首张海水养殖蓝色碳票。该公司自愿通过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购买漳州市海水养殖碳汇1000吨,用于企业自身运营碳中和。
现场,漳州沿海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古雷开发区管委会还与漳龙集团签订海水养殖碳汇第一批核算成果确认书。
据介绍,“海洋碳汇”是通过海洋生物等吸收并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在海洋渔业贝藻类养殖过程中,可通过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碳汇,是蓝色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漳州是海洋渔业大市,具有碳汇功能的贝类(牡蛎、花蛤等)、藻类(海带、江蓠等)养殖总面积超过2万公顷,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其中,牡蛎年产量70万吨以上,位列全国设区市首位,具有开发海水养殖碳汇的资源基础。通过开展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核算,将有效促进渔业养殖绿色转型,加快实现“双碳”目标,为打通渔业碳汇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奠定基础。